桥梓

招商网

桥梓招商网  >  桥梓招商动态  >  中堂每条村的历史由来,99%的中堂人不知道!

中堂每条村的历史由来,99%的中堂人不知道!

| 招商动态 |2017-05-15

中堂镇

中堂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北部,全镇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21万人,新莞人6.44万人。

地理位置

中堂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距广州市区46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 里。全镇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21万人,新莞人6.44万人。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等级公路230公里,107国道、北王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贯穿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东江支流环绕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全镇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镇内设完全中学1所,公办初级中学2所,小学7所,拥有大陆首所台商子弟学校。镇内水电充足,通讯发达,车站、广场、体育馆、商 场、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投资环境优越。

支柱产业

中堂是一个逐步崛起的工商业重镇。中堂以纸品加工销售为支柱产业,全镇造纸企业33家,年产量近500万吨,占东莞市造纸产量近50%。中堂纸品制造加工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规模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目前正大力培育IT、机电、食品、物流、服装、酒店等新的产业。镇内“凯景”和“鸿富”两家五星级酒店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中堂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下马四”岛上规划了占地3100亩的现代农业生态园,配套酒店服务和休闲设施,集生态农业基地、旅游休闲与一体,也是全市首个完成招商的生态园区。中堂是一个传统文化名镇。中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比较有名的有潢涌村“黎氏大宗祠”、袁家涌村福庆桥和凤冲村陈伯陶故居,其中“黎氏大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文物八景”。特色体育文化也享负盛名,龙舟、篮球、游泳等体育“三张牌”和广场舞、粤曲、书画等文化“三张牌”越打越响。是著名的中国龙舟之乡、龙舟制作技艺保护基地,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方向

目前,中堂正围绕“产业升级促发展、城市升级促发展、环境优化促发展、统筹协调促发展、和谐稳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2008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6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1.6亿元,各项税收总额8.5亿元,镇本级财政收入4.2亿元。先后获得“中国龙舟之乡”、“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无"黑网吧"达标镇”等多项荣誉称号。2012年6月份,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东莞·中堂赛区)于昨晚圆满谢幕。同时,中国曲协决定授予中堂镇“中国曲艺之乡”称号,这是继去年中堂成功创建“中国曲艺之乡”之后又一最高级别的荣誉称号。

湛翠村

湛翠村位于中堂镇东部,莞城西北部11公里,东邻三涌、南邻凤冲,西邻袁家涌,北至“小北海”,西距 107国道4公里,镇中潢公路、市北王公路贯穿东西。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2014年, 辖下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402人(其中袁姓村民约占总人口的59%,张、刘、李、曹等四姓氏人口,均各约占10%,还有黎、陈姓共30余人),外来人口985人。

一、 村名及立村沿革

南宋建炎元年(1127),曹氏、王氏族人为避荒乱,先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定居此地。村边有大河由观音庙通至牛牯洲(今属高埗保安围),河水清澈,岸上树竹葱茏,先人遂于宋孝宗年间(1163-1164)改村名为湛翠。元至顺年间(约1330),袁氏族人袁德进由袁家涌西亭坊迁于湛翠涌口坊(即联队)。洪武年间(1368-1398)王氏族人迁徒,不知去向,留下地名王屋基。明宣德初年(1426)袁氏第十一代孙袁密(号素庵),由袁家涌西隅坊迁至湛翠东隅坊(原名墩厚坊,又名苍前坊)定居。刘氏族人于清康熙元年(1662)由峡口柳头村迁入。张氏原居莞邑博夏,清乾隆年间(1736-1795),族人到湛翠收取田租,见此地风景优美,随后携家眷定居村西,后称张屋坊。之后新田村李氏归湛翠管辖,形成曹、刘、袁、张、李五姓定居于一河两岸之局面。

民国37年(1948)湛翠属第六区永宁乡第十一保,1950年10月27日成立中堂新四区,湛翠属新宁乡。1950年成立农会。1952年成立三湛乡,实行全面土地改革运动(土改)。1953年成立生产互助组(即初级社)。1954年10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为高级社。1957年开始大跃进,提出千斤产、万斤薯口号,实行农田密植。1958年成立中堂人民公社第七营(袁家涌、凤冲、湛翠)即中堂人民公社三联营。1958年底成立中堂人民公社湛翠大队。1966年全国开展文化大革命。1967年成立中堂人民公社湛翠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革命委员会,改为中堂公社湛翠大队。1983年初实行分田到户。1984年9月成立中堂区湛翠乡人民政府,1987年湛翠乡改为湛翠管理区,1999年成立中堂镇湛翠村委会(主任实行民选)。2014年1月成立党工委。

二、经济状况

湛翠村以农业为主,1958年湛翠隶属中堂公社第七营,辖三个连、九个排。同年底撤销营连排,改称为湛翠大队,辖九个生产小队。1970年第6与第7生产小队合并,成为联队。1978年统计,湛翠大队辖8个生产小队,共399户1704人,有耕地面积1551亩,当年粮食种植面积1277亩,年亩产803公斤(杂优水稻),总产量1025吨;全大队有耕牛58头,饲养生猪1235头,水产品9.85吨。改革开放以来,湛翠村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工业,农产品产量逐年减少,到2008年,全村耕地面积锐减至891亩,粮食产量166吨,农业产值16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0686万元的1.5%。

1956年湛翠村建起一座红砖土窑,年产150万块红砖。1963年湛翠建起第一间电站,开始用电机碾米逐步普及用电照明。1965年成立湛翠医疗站,利用观音庙作为医疗站点。1970年,湛翠村开始发展手工业,成立麻绠厂,从广州运旧绳回来,洗、拆后梳、纺成麻绠,再运回广州。1974年建起第一座糖寮。1974年办起湛翠草织厂,与东莞工艺公司挂钩,至1978年结束。1974年办起湛翠榨油厂,1990年结束。1974年办起湛翠酒厂,至2006年结束。1975年办起湛翠竹器厂与东莞土出公司挂钩,至1978年结束。1975年把各生产小队的鱼塘统一归大队所有,成立湛翠鱼塘组,同年成立湛翠建筑队,至1983年结束。1977年开展开沟改土运动,把湛翠围内牛屎涌、城贝涌、九涌、洲丫涌、大海等河涌填塞,改造成良田。新开由东至西,由南至北的现在两条河涌。建有拱桥9座。当时水泥、钢筋、经费紧缺,只能用红砖结构建成。到2000年全部拆迁,建成现在的水泥钢筋结构平桥。1978年成立湛翠水运队,有机船8艘,共200多吨位,主要载运红砖到太平矿出公司,赚取运费,至1983年全部结束。1977年,村建起红砖轮窑1座,1980年兴建第二座红砖轮窑,1997年拆迁。1980年引进外资,办起第一间湛翠制衣厂。1983年引进外资办起永兴制衣厂。1987年,村集体与茶山横江村合资兴建茶中造纸厂,厂址设在茶山镇横江村,各占50%股份,到2006年中旬全面结束。湛翠水泥厂于1988年兴建,2002年停产,湛翠造纸厂(即同力纸厂)于1988年兴建,联兴造纸厂于1993年兴建,东联造纸厂于1994年兴建。

近年来湛翠村“两委”干部想方设法发展经济,增加村的收入。2010年湛翠村利用市帮扶欠发达村的无息贷款300万元,与中堂村合作各出资一半,以650万元购入位于我村南潢路旁的一幢工业厂房。2012年12月利用市优质项目补助345万元入股中堂镇供水厂。2014年9月10日利用市优质项目补助173万元投入信托计划,提高村的收益。

三、教育、文体

1932年,经袁煦祈提议牵头,蒋光鼐(当时蒋带部分同僚驻湛翠近半年)斡旋,由东莞明伦堂拨资兴办袁家涌崇德小学湛翠分校(袁煦祈为名誉校长),抗战开始后停办。1950年湛翠小学开办,但五、六年级要到三涌小学就读,该校于1960年升为完全小学。1968年湛翠中学(联中)开办,与小学同一校园,同一校长管理。湛翠中学在1983~1990年期间办学成绩斐然,不少外乡子弟慕名入读。到2002年9月,湛翠中学停办,学生绝大部分转到中堂中学就读。1984年村实施升学奖励措施:湛翠籍学生考上东莞中学和东莞师范学校的每年奖100元,考上大专和本科的每年奖300元,直到毕业为止(当年教师月薪在50~70元间)。此措施奖励范围后有所扩大,覆盖专、本科、县(市)重点中学和中专。1987年村投资100万元建成湛翠学校新校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2000年投入30万元对学校进行全面绿化、美化,使学校获东莞市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园林式单位”称号。2006年在湛翠学校原址改建成中堂镇第三小学,从2007年2月开始使用,占地面积32816平方米,约49.2亩,可供2800多师生使用。

四、特色村建设

2013年湛翠村被市定名特色村建设,市投资1724万元把道路、桥梁、栏杆全面升级。工程分为三个标段招标,于2013年底开始建设。特色村建设主要建有牌楼、清风亭、喷泉小公园、观音庙、森林公园、一河两岸栏杆,村前道路全面改铺沥青,使村容村貌全面升级,并于2014年底交付使用。

一村村

一村村位于莞城西北11千米处,东面与中堂村相邻,南面、西面与东向村相邻,北面与斗朗村相邻。2014年村总面积0.7平方千米,辖下仁寿坊、洪门坊、集桥坊和友仁坊四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837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是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文明村和革命老区。

一村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中麻公路由东至西横贯于中麻路商业区,商业区内医疗、幼儿园、学校、购物商场、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管理规范,治安状况良好,具有发展经济、文化的良好条件,可通过中堂镇新兴路、中兴路、振兴路通往107国道,是中堂镇中心区商贸和第三产业最兴旺之村。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南宋考宗隆兴元年(1163年),福建莆田人陈哲庵拜四品奉义大夫佐侍郎,官游至东莞,在村的北角定居下来并定村名为小东向,十世陈脉川于元代文宗天历二年(1328年)立宗考哲庵祠(即现在陈氏宗祠)。陈氏占全村人口总数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小东向改称一村。

二、经济状况

2014年,一村辖区民营企业及个体户总数为186个,一村村与东莞市东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共同合作兴建的中堂综合商场,于2007年10月正式开业。村本级资产总额为7223万元,总收入1426万元,人均收入为1.75万元。

三、教育、文体及其他

一村村1980年全村铺设了自来水管,1990年拆旧木桥建水泥桥6座,铺了8米宽的水泥大道600米,1996年兴建了凉亭4座、老人康乐中心、灯光球场、文化中心和中心演艺台,2001年重建陈氏宗祠,2005年将村内所有街道、小巷全部水泥硬底化,2000年实行专人定时、定点上门回收村民日常生活垃圾,2012年投资650万元建设了本村中堂角健身娱乐休闲公园,公园内建有灯光篮球场、灯光羽毛球场、灯光网球场,健身路一套及各种观光树木33种600多棵。

一村村在1999年成立了村业余曲艺队,2006年11月13日村曲艺队代表镇参加东莞市首届“粤剧小戏”比赛,获银奖和组织奖,2007年10月23日代表镇参加“东莞市第三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粤曲比赛,获铜奖,2011年11月代表镇参加 东莞市第五届老人文化节粤曲比赛获银奖、乐器比赛获铜奖。

1964年村在仁寿坊兴建了一村小学,1991年一村小学撤销,村民子女到中心小学就读,从1992年开始,对每学期期末考试在本年级中取得前三名的学生分别奖励500~300元,从1995年开始,实施升学奖励方案,对村民子弟每年在高考中考上大专、本科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人;考上全国十大重点大学的,一次性奖励20000元/人,60岁退休村民每月补贴50元,70岁每月补贴100元,80岁每月补贴150元,90岁每月补贴350元,100岁以上每月补贴1000元。

鹤田村

鹤田村位于中堂镇中部,在 107 国道东侧,南潢路经村北部而过,东部与凤冲接壤,西至东泊村,北与吴家涌和袁家涌接壤,南面隔东江支流与滘联、蕉利相望。 2014 年,全村总面积约 2.16 平方千米,辖旧、新鹤田两自然村,户籍人口 2265人,洪氏占总人口的 75% 以上 , 与戴氏、徐氏为鹤田的三大姓氏,其余黄、陈、袁、胡四姓共有 100 多人。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鹤田立村于明朝末年的明思宗崇贞年间 (1628 ~ 1644 年 ) ,传说早年在东江南支流河滩边住着几户扒蚬人家,靠捕捞鱼、蚬生活。因江河冲积,这片河滩扩大上升成为土地,这几户扒蚬人家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农作物,逐渐以农为主,每当水起时节,河滩和田沟里有很多鱼虾出没,引来鹤群觅食与栖息,白鹤、田畴和耕农交织成一幅人鹤和谐共处的大自然画图,立村时人们就把这地方取名为“鹤田村”。

早期落籍这小村庄的主要有胡、袁两姓,后来由增城石滩来了几户姓洪的人家。又过了一段时期,一户祖籍江西姓戴的江湖卖艺人家也在这里落户,后来又从东城鏊寺塘来了一户姓徐的人家。洪氏家族善于生计,且繁衍较快,成了村中最大一姓;胡、袁两家家景不裕,人口繁衍不多。晚清年间,某天一无名尸体漂搁在村前江边的河滩上,(这片滩地后来因此而得名叫“水鬼洲”),引起村人惊恐,怕官府来查究而承担莫须有责任,人们当天连夜商量出走,(按当时律例须天亮前离开才可脱干系)是夜终于有部分村人搬到村西较远处住下,住下的地方日后成了一个自然村,因此村名叫“新鹤田”,原来的自然村就成了“旧鹤田”。在“水鬼洲”的南面江心上有一小岛,因改革开放后,人们在小岛附近大量泵河沙,此小岛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逐渐缩小,直到消失。鹤田村南面临江处有一个“长码头”,码头伸出到江心,故名“长码头”。在广深公路的中堂大桥建成之前的数百年间,长码头边的横水渡是鹤田、吴家涌、袁家涌村民上莞城的主要渡口。

二、经济状况

20 世纪六十年代,鹤田大队开办红砖土窑 1 座,至 1985 年改建成轮窑,于 2000 年停产拆除。 20 世纪 70 年代,大队办有麻绠厂,从广州运回旧绳,拆洗后梳成麻绠再运回广州以赚取加工费,麻绠厂开办近 10 年后停产。 1984 年在南潢路两边建起厂房、铺位出租, 1988 年中堂水泥二厂(鹤田水泥厂)投产,第一期投资 400 万元。 1994 年水泥厂第二期扩建投资 800 万元, 1995 年扩产竣工,年产水泥达 6.5 万吨,鹤田水泥厂就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后于 2004 年停产拆除。 1989 年村内群众集资,建起了年产 4.5 万吨的民营水泥厂(群星水泥厂), 2004 年停产拆除。 2002 年,全村企业及个体户总数为 307 个,工业总产值为 5082 万元,村本级资产总额为 1728 万元,农村人口年均纯收入为 6756 元。

三、教育、文体

鹤田村 1950 年以前有私塾小学 1 所, 1950 年鹤田小学成立,校址设在“东宁书舍”(村中部一祠堂),但只开设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要到袁家涌小学就读,上学要过 3 座木桥,步行约 25 分钟,此状况持续了十多年。时近“文化大革命”才办起完全小学,校址移至公社化时期所建的饭堂,并在新鹤田设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的复式教学班。 1982 年,村斥资 130 万元在村东部建了新校,占地约 12 亩。 2001 年 12 月,再在村的南面建成新校,此学校地点适中,占地约 30 亩,建筑面积 6000 平方米 ,内有灯光球场 1 个,共耗资 300 多万元,从此,新鹤田自然村分教点取消。

鹤田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村的文娱组颇活跃,年轻人深受熏陶 ,学生洪柏根于 1963 年考取广东省粤剧学校(至 2002 年仍为中堂地区在该校学习过的唯一一人),一批村民乐手亦得到锻炼,时至现今,仍常有自娱自乐的拉、吹、弹、唱活动。龙舟活动颇活跃,咸丰元年( 1851 年)中堂出大标,“鹤田飞龙”夺第一名, 1959 年中堂出大标,获第二名。

槎滘村

槎滘村位于莞城西北13千米处,距中堂墟(中心区)3千米,北临东江干流,与增城新塘隔江相对,南与下芦、马沥隔江相望,西与麻涌镇欧涌村接壤,东面通过槎滘大桥与东向、斗朗相接。全村总面积7.8平方千米,辖下2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9800多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是中堂镇户籍人口最多的一个村。“东糖集团”(原东莞糖厂)就设立在村东南方的“莲花氹”边。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槎滘村约在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年)立村,据《槎滘村志》(1992年编写)记叙,黎氏因遭受迫害于1195年由南雄迁入,同时期陈氏从顺德迁来打鱼落户,罗氏于1250年由南雄珠玑巷迁入。村庄涌滘环绕,河水碧洁,每当阳光或月色映照时,河面常泛银光,故立村时取名“艮滘”(“艮”字在当地使用相传中,音、义均与“银”同,而与字、词典中的“艮”有别)。明朝初(约1368年)曾立“埠”(明代一种军事建制),驻船兵约20人。乡间传说到了明朝期间,兵部尚书湛甘泉(增城新塘人)到艮滘探婿,品茶时偶尔打破了茶杯便随口而言“茶滘”,于是村名改为“茶滘”,往后年代多有兵荒贼乱,民不聊生,村民认为“茶”字不利,合议改“茶”为“槎”,“槎滘”一称于是沿用至今。

二、经济状况

历史上槎滘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香蕉、甘蔗,经济作物则以香蕉为主。香蕉亩产量1950年为900千克,1981年为1525千克,1991年为1400千克,2002年为1600千克。

1964年,槎滘村兴建了全镇第一间红砖轮窑,到20世纪70年代,全村已有轮窑6间,较大一间年产红砖1800万块。至2002年,因消耗土地资源过大,已有4间停产。1987年兴建村第一间水泥厂,第二间和第三间相继于1988年和1989年建成。至2002年村尚保留水泥厂1间,其余2间已于1996年停产。1991年,村中有大小企业38家,工企业年总收入1646.6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收入的58.2%。2002年全村企业及个体总户数为220个,工业总产值14266万元,村本级资产总额4080万元,农村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为7073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村的经济不断发展,至2014年我村集体总资产达31967亿元,总负债3734万元,净资产28233万元。

三、教育、文体及其他

槎滘村人素来重视教育,早在清末年间,为方便本村子弟入学深造和赴省城会试,曾重金在广州买下占地150平方米的“重光学舍”。民国初期村开办过“崇实小学”(只有一届毕业生),后停办,到1929年又复办,但只开设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两个复式班,学生130多人。抗战后,各坊曾先后开办过“崇本小学”、“崇圣小学”、“崇正小学”和“崇业小学”,但都因经济不支而中断。1950年槎滘小学开办,校址设在垂光堂(黎氏宗祠)。1968年槎滘联办中学开办,与小学同一校长和同一校园管理。为改善教学环境,村于1986年和1995年先后投资150万元和550万元建起了新校园。1957年,槎滘幼儿园开办,至2002年35年间没有停歇过,在中堂镇是独一无二的。槎滘村于2001年获“中堂镇尊师重教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著名作家陈残云于1957~1958年到槎滘村蹲点体现生活近1年,积累素材后写出长篇小说《香飘四季》,此书一出,风靡全国。

在建国前,槎滘村有斗蟀和游会的风俗,解放后均已消沉和停止。槎滘村民爱好粤曲者众,活动持久。1964年参演节目获中堂公社“业余文艺汇演”一等奖, 1991年到市参演节目《故乡行》(与中堂村合演)获东莞市“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员奖”。著名高胡演奏家温池当年在家乡受熏陶,几经努力脱颖而出,走进了艺术殿堂。每年农历五月初四为槎滘龙舟景日,2002年,全村共有龙舟8条。2006年,我村的龙舟队在中堂镇举行的龙舟锦标赛上喜获全镇第二名。2003年,我村修建了一座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滨江公园,该公园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分别拥有灯光篮球、粤曲表演台和老人休闲娱乐场所。

风味食品“槎滘鱼包”,以精肉、腊肠、香菇等作馅料,皮料则以鲮鱼肉的表层(鱼青)绞碎后制作,再泡以上汤,香滑可口,名闻水乡。盛产的香蕉,除作水果吃法,槎滘人还有炊(蒸)蕉、香蕉煲糖水、姜片焖蕉、油炸香蕉,晒蕉干等吃法。“槎滘参薯”属槎滘的名优特产,入口甘香软滑,取名参薯,是此薯可与参芪媲美的意思。传说清末年间,在莲花氹边一块约70平方米的地里出产的参薯与别不同:把它折断按原状重新接上,断痕会很快消失,像根本没有折断过一样。这一块地后来因江水冲刷渐渐消失了,已广为传种的参薯虽不像传说中折合无痕那样神奇,但依然甘香软滑,在广州的市场出售时,必定标明是“正宗槎薯”。

东泊社区

中堂镇东泊社区位于东莞市北部,107国道横跨社区内,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社区属地面积2.4平方公里。由8个居民小组(即新村、旧村、上一、上二、下一、下二、廖屋、陈屋小组)组成。有常住人口3900人,外来人口约9600人。属中堂镇中心区范围内,东往莞城10公里,南靠东江支流,西到麻涌镇4公里,北临广州新塘。三条主要公路(107国道、北潢公路、南潢公路)横穿社区境内,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发达。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东泊社区由东滘湾和泊洋(莞音读“祥”)2条自然村组成。于明太祖洪武年间(约1370年)立村。东滘湾自然村由刘氏于1370年前后因逃荒从增城石厦迁来而立村,泊洋自然村的熊、陈、方、田、黄等姓族,均为明朝将领钟泷泗部属就地转业为民繁衍而来,立村亦在1370年左右,其余毛、莫姓族在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才迁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滘湾和泊洋合并为当时的“东泊乡”,“东泊”沿用至今。东泊社区民计有12个姓氏,其中占村人口比例较多的刘氏(占29%)、陈氏(占27%)和廖氏(占15%)是东泊社区三大姓氏。

二、经济状况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东泊社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全村有集体企业20多家,港资企业7家,外资企业9家,其中帕玛斯迪利莎幕墙公司为意大利总公司在东莞唯一的分公司,以生产建筑材料幕墙为主。2014年底,村组两级资产总额为2679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846万元,集体总收入2866万元,纯收入1138万元。2014年全村企业及个体户总数为695个,工业总产值32560万元,村本级资产总额1703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为1.85万元。

三、教育、文体及其他

东泊社区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先后在1996年投资660万元建筑了面积为6200平方米的东泊小学,且逐年增加对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的投资,在2008年镇推动联合办学中,社区上调教育建设经费约460万元。同时注重改善投资环境,东泊社区建立了养老保险金、村民福利制度;东泊社区已设立了工业区、生活商业区,获 “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精神文明标兵社区”、“东莞市文化达标村”、“东莞市市容环境卫生优美社区”、“东莞市体育先进社区”、“安全文明小区”、 “治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村民刘嘉善是中医骨科医师(1988年去世),在中堂地区行医数十年,颇有名气,令不少骨折、跌打伤患者得以康复。

下芦村

下芦村位于莞城西北部,在中堂镇墟西南方约3.5千米处,东面隔河是东向村,西面是马沥村,南面隔河是望牛墩镇官桥涌村,北面与东莞糖厂和槎滘隔河相望,下马四公路贯通全村。1959年特大洪水灾后,在东丫(土名)筑大围,1960年成立新民大队(包括下芦、马沥、四乡),1961年新民大队“分家”,成立下芦大队。全村总面积1.2平方千米,辖下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200多人,外来人口800多人。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下芦村立村于清高宗乾隆初(约1736年),当年吴、张、何、胡、杨五大姓氏的祖先在此立村,取村名为“厦村”。随着生活改善,原来居住的草棚开始逐步改建为砖房,并取名“厦庐”。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有钱的村民损资建宗庙,合议改村名为“新宁梓”(又名新溪),意思是居住在安宁的新家乡。再到后来,因地形似葫芦,便改村名为下芦并沿用至今。村民中有吴、张、胡等共12个姓氏。

二、经济状况

下芦村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经济作物以香蕉为主。1978年村建成第一座建材厂(红砖轮窑),1988年建下芦粉厂,日产能力8吨,1992年村建成15000平方米厂房,1993年建下芦水泥厂和建材三厂。2002年全村企业及个体户总数为27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鸿业造纸厂”(1992年投产,占地50多亩)和“亮威洗涤有限公司”(1998年开业,占地面积150亩)。2014年度村集体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度经营收入442万元比2013年的414万元增长6.76%,经营性支出185万元,2014年经营纯收入257万元,纯收入比2013年的194万元增长32.47%;2014年非经营性收入127万元,非经营性支出共359万元,其中:公益福利费257万元,干部报酬48万元。2014年收支结余25万元。资产负债方面,2014年总资产3870万元比去年增加439万元,增加12.8%;总负债1543万元较去年增加82万元,增加5.61%。

三、教育、文体

下芦村民国期间有私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下芦小学于1950年开办,1988年村拨款125万元重修学校。下芦村小学后改建为下芦村委会。现下芦村小学生到中堂镇第二小学读书,有专门的校车接送。

近年来,下芦村联合各界力量筹集资金,投入4万元完善村警务室的建设,投入8万元整治村内的绿化和环卫环境,进一步改善村内治安和生活环境。投入30万元重修农贸市场、道路修整;投入40万元,新建文化广场、搭建舞台与儿童乐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给群众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潢涌村

潢涌北宋立村,初名西石滘,地处东莞市最北部,北隔东江与广州增城市仙村相望,南距东莞市区8公里,东距东莞市石龙镇10公里,西距107国道7公里,中潢公路、北王公路、广园快速干线贯村而过,现辖地约7平方公里,由4条自然村组成,分27个村民小组,农村户籍人口9693人,常住人口2.2万人。改革开放前,潢涌以农业为主,生产能力低下,被称为“路尾、水尾、电尾”之地,招商引资难以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改革开放初期,潢涌村为改变现状,因地制宜地大兴红砖厂、水泥厂,建材业成了20世纪80、90年代潢涌村的支柱产业。后因红砖资源短缺快,水泥生产污染大,潢涌逐步关闭了砖厂、水泥厂,并将产业发展方向转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造纸业,并通过不断实施产业升级,实现了造纸业的迅速崛起、发展、壮大,使造纸产业成了潢涌村当前的支柱产业,不论是规模、技术,还是产量、品牌等,在珠三角乃至国内市场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村内产业主要集中在造纸、热电联产、电子科技及酒店服务业四大行业。于此同时,潢涌村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集体自办工业为主、外源型经济为带动、民营经济为有益补充”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注重抓班子建设,提升素质强化民主决策能力

按照“五有五好”要求抓好班子建设,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做到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不利团结的事不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处事公正,办事公心。一是注重思想建设。尤其是今年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并以此为标准,开展班子及其成员的对照检查,落实整风精神,严查四风突出问题,着力加强班子及其成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通过进一步抓学习、改作风、惠民生,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增强领导班子的号召力、凝聚力与核心领导力。二是注重能力建设。注重培养品德好、有责任、懂管理、会经营的干部进入两委班子,目前,11名“两委”干部中,有10名成员都是从车间工人到企业干部再到两委干部逐渐成长起来的,任职后不脱离具体的工作实践,还从事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对集体经济与农村事务具备较强的驾驭能力。三是注重学习提升。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村党工委班子成员通过会上集中学、会下自觉学,主动带头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等有关书籍和观看《焦裕禄》、《杨善洲》、《基石》等专题影片,使党员干部加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道德境界,能够自觉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四是注重民主决策,坚持严于用权,贯彻“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的民主决策与执行制度,不搞个人专断,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都由村“两委”会议研究后作出处理,必要时再由党员、村民代表扩大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不断提高班子在村民中的公信力与核心领导力。

二、注重抓队伍建设,推动干部成才保障后继有人

目前,潢涌村党工委共有党员360人,男256人,女104人。其中7个农村党支部(246人),5个“两新”组织党支部(112人)。潢涌村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书记。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实践一线选干部。不搞高分配,鼓励群众在企业一线上岗就业,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村民100%安排就业,同时在企业中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坚持多岗位梯队式培养后备干部。注重在实践一线培养干部,企业财务人员、车间主管、经理等各个岗位都储备后备干部,以压担子交任务、交流轮岗的方式加速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为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强的干部支撑。坚持院校定向代培后备人才。每年挑选10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青年,村委会资助其每人每年1万元保送到陕西科技大学造纸专业系进行深造,学成后安排到村集体造纸企业工作,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锻炼人才。

三、注重抓谋划发展,把握全局力促经济社会转型

坚持“挖掘企业自身优势,提振发展信心;实施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措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形成造纸业、热电联产、电子科技产业和酒店服务业四大主要产业集群,一是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对造纸产业的发展策略和目标进行了整体规划定位,并把产业升级的重点定位在推动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管理制度、人才战略、经营管理理念、品牌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升级。2007至今,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实施银洲拆旧建新、兴建金洲二期及金洲热电厂等产业升级及扩大再生产项目,单位GDP能耗符合环保要求。二是坚持多元化发展。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与转型发展,重点扶持上规模的外资(民营)企业发展与IT产业园建设,并大力引进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配套完善的东莞市中堂国际纸业城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纸品集散交易市场,拉动纸品产业升级发展,同时利用凯景酒店对商业的拉动作用和特色效应,繁荣发展第三产业。三是稳定集体经济发展。形成以“集体自办工业为主、外源型经济为带动、民营经济为有益补充”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村集体企业有银洲纸业、金洲纸业和参股建晖纸业;外资企业有理文、金波罗等42家企业;民营企业有70多家;个体工商户有700多家;集体与外商合作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有凯景酒店。2014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4亿元。

四、注重抓民生工程,强化基础保障提升幸福指数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完善“适度分红、高保障、普惠型”保障体系建设,使村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关心照顾好困难村民。积极落实“五个保证”,重点照顾好“单亲家庭、家有重大疾病病人的家庭、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四类人群,切实做好了“五保户”的供养和对低保户、困难户家庭的资助工作。二是大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完善潢涌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三是逐年提高集体福利。2014年村集体16项福利总支出为6406万元,经济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到了村民。四是坚持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在职党员干部全部安排联系帮扶群众。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两委成员深入群众收集意见,重点解决好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残疾人帮扶、困难户帮扶、村民就业培训推介、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等10件民生实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群众满意度较高。

五、注重抓廉政建设,加强制度管理坚持阳光执政

一是强化制度监督。建立健全党务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会计委派制、财务审计制度、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自觉接受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的监督。落实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年终召开干部述职述廉大会,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对村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二是接受上级监督。重大事项由镇把关。严格执行省、市、镇的集体资产管理规定,100万元以上的土地资金使用,须报镇班子会讨论决定。非生产性支出10万以上、生产性支出50万元以上,须经股东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再报镇会计中心审查,审查通过后所有支出实行“一支笔”审批。三是强化内部监督。村党工委设立1名纪检委员,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对村党工委、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村委会设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专门对现任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集体经济联合社设立监事会。四是接受平台监督。集体资产统一到镇交易平台交易,如银洲热电厂旧机械拍卖收入1308万元、拆除厂房废料收入102万元。五是用人坚持公开透明。凡是企业提拔干部、村委会招录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相应的岗位能力测试或评价、两委会讨论决定等环节,保证聘人、用人过程公开透明,并严格规定两委干部亲属不得到企业采购部门任职。通过实施以上措施,保证了村民有效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务环境,干部廉洁勤政,干群关系和谐融洽,经济社会发展局面稳定和谐。

斗朗社区

斗朗社区于莞城西北约13千米处,东与东泊村相邻,南与东向相接,西隔东江支流(横涌海水道)与槎滘村相望,北临东江与增城坭紫相对。2014年社区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315亩,户籍人口2663多人,外来人口1100多人。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斗朗立村于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年间(1295年左右),霍姓村祖从山西太原迁入。村东北面的水界就是东江,西傍东江支流(横涌海水道),这里江面宽阔,江边多是冲积滩涂,故初名“斗蓢”(“蓢”指沼泽地或滩涂,多用于地名),在康熙年间的东莞志书舆图中,仍沿用初名。约于清朝中后期才改作“斗朗”并沿用至今。黎姓村民于1489年因经商由潢涌迁入,其后陈、简、刘、吕等姓均在晚清和民国时期迁入。

二、经济状况

上世纪50年代期间,斗朗建有红砖土窑1间,生产红砖和“阶砖板”(传统的地板砖)。 1977年村兴建了1座红砖轮窑,轮窑生产至1997年停产。1994年村投资2540万元兴建斗朗水泥厂,年产水泥8.8万吨,于2004年停产。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村投资400万元于1994年建成长1.2千米、宽53米的“斗朗工业大道”,在槎滘工业园投资200万元搞好“三通一平”,并新建一批工业厂房,如投资677万元建农批仓库,年增收60多万元;投资槎滘工业厂房520万元,年增收94万元等。2014年,该社区经营总收入820万元,经营总支出368万元,经营利润452万元,非经营性收入410万元,总资产7640万元,总负债1768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3.14%。斗朗社区党工委现配备委员6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党工委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5名。

三、教育、文体及其他

1949年前,斗朗社区有私塾小学1间,1950年斗朗小学开办,教学楼是原伪警备中队长霍灼祺的洋楼,教师也住在里面。1968年村兴建新的斗朗小学,新校占地2800平方米,1988年扩建,扩建后建筑面积为1076平方米,总投资为35万元,于2003年新选址建校占地面积10303平方米,投资资金额612万元,2006年实行联合办学,该项目计划投资434万元,社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辖区内治安实行全天监控,改善社会治安问题,投入100多万元建“大唐公园”、“村口公园”及老人活动中心,改善村容村貌,群众休闲活动有了好去处。每年农历五月初二,是斗朗龙舟景,斗朗的龙舟制造业历史长达200多年,为东莞之最。

三涌村

三涌村位于中堂镇的东部,东西两面分别与潢涌、湛翠相邻,南与高埗镇保安围一水之隔,北临东江,与增城十字滘隔江相望。1993年9月三保大桥建成通车后经此到莞城10.7千米。北王公路和南潢公路由东至西贯通村中,全村陆地总面积3.9平方千米, 2015年,户籍人口3841人,外来人口3000人,辖下六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南汴(郭姓)1002人、鹤树厦(郭姓)728人、胡屋1088人、格壆(胡姓)532人、陈屋墩306人、李屋墩185人。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由于村前是三条涌(小河)的交汇点,这些小河的河水给这附近的人们饮用、灌溉及运输都带来方便,立村时人们便把附近几个村落的组合命名为三涌。

根据郭氏家谱记叙,三涌郭氏于北宋徽宗(赵佶)宣和一年(1119年)由新会迁居到三涌南汴落户,后部分村民到鹤树厦村定居。胡氏于南宋理宗(赵昀)淳祐年间(1209~1220)从番禺明径村迁到胡屋(同德坊)落籍,后分出格壆村(同乐坊)。陈屋墩村民在明代从石碣水南村迁入定居。李屋墩村民(涌口坊)在明代从番禺沙湾迁入定居。

三涌除郭、胡、陈、李四大姓氏外,还有张、袁、吴、钟、黎五姓共60多人。另外在入鹤树厦大路边的东头一带还有一个地方叫杨屋地,曾有杨姓村民居住,后来全部迁走。曾经在1970年三涌学校的师生办小农场在这里锄出近1000千克的铜钱,证明杨姓曾是这里的大户。

二、经济状况

三涌村在1987年1月办起了第一间外商合资企业——三涌合益手袋厂,该厂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1988年3月又办起了“三来一补”企业——三涌毅宏针织厂。1993年6月港商投资800万元的嘉轩(后先后更名为三渔、旭翠轩、耀华等名)酒家开业。至2014年底,三涌共有电子厂、装饰板厂、制衣厂、毛织厂、玻璃厂、纸板厂、五金厂等企业70多家。在2002年为优化投资环境及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债务重组把水泥厂拆除,并重新招商,成立旭丰纸业、汇隆纸业、洪祥纸业等一些投资大的企业。另外,三涌的农业方面发展也比较好,特别是蔬菜方面如黑皮冬瓜,早年出口香港、澳门等地,内销北京、上海等都享有盛名。到2014年底,村工业总产值110428万元,村本级资产总额8657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3178元。

三、教育、文体及其他

从民国以来,三涌尊师重教之风盛行,1922年胡屋坊办了时新小学。鹤树厦坊在1923年开办了础智小学,础智小学由东莞明伦堂出资建办,直至日本侵华时才解散。1947年旅港同胞郭莫桃(灼华,三涌鹤树厦人)、郭忠成(三涌南汴坊人)等捐资兴建了二层楼的三涌华新学校。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村重视智力投资,实施科教兴村方略,为给师生造就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先后几次不惜贷款投资建校。1、三涌学校(小学部)1991年初动工,投资79万元,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同年8月竣工使用。2、建五层教师宿舍大楼35个单元,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3、拆除旧校(华新学校危楼),新建三涌学校中学部,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投资171万元(其中购置仪器约60万元)。

在1991年至2002年的12年中,三涌都是中堂镇的“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中考成绩十二年中有十一年居全市或全镇联中第一。(现因联合办学,我村取消小学和初中)

中堂网原创出品

转载请标明出处,以免被举报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招商热线:400-116-9096
投资指南

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位于怀柔城区西部,位于区境南部,距怀柔城区5.5千米。地处怀柔、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全镇面积112.6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3万人,是怀柔区面积最大的平原镇。这里民风淳朴、交通便捷,山清水秀,空气质量全年Ⅰ级,... 更多

投资桥梓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庙城地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杨宋镇招商引资招商网    琉璃庙镇招商引资招商网    怀柔区产业扶持政策

    桥梓土地出租出售     桥梓厂房出租出售     桥梓仓库出租出售     桥梓写字楼出租出售

    桥梓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16-9096,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16-9096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资金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